Friday, February 19, 2016

夢想使人類偉大(2)

康提基號──夢想使人類偉大(2)
2016/02/13
作者黃怡

 「kon tiki museum」的圖片搜尋結果
索爾是個樂觀的人,婚後把老婆孩子放在挪威,自己四處旅行考察,忽忽十年過去了,1947428日「康提基號」從秘魯出發開始漂流時,他已33歲。在紐約他找過「國家地理雜誌」贊助旅程,不但被拒絕,還惹來一頓奚落,說是該刊「從不贊助任何存心找死的人」,他的師長、朋友也都勸他別鬧了,趕快回挪威務務正業吧,孩子們正嗷嗷待哺呢!2012年推出的《康提基號:偉大航程》(Kon-TikiNordisk Film)簡業描述這了這段經過,不過如果讀他寫的《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更會覺得異趣橫生。
「kon tiki museum」的圖片搜尋結果
《康提基號:偉大航程》電影海報。photo credit: Nordisk Film
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的索爾,電影裡選角十分恰當,把他的三分銳氣、七分傻氣,刻畫的恰如其份,然而他在《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的記錄,畢竟更詳細些,這位年輕人真是吃苦如吃補,總是找得到自我調侃的題材,能夠嘻嘻哈哈過日子。他的第一個「船員」赫門,是在酒館裡巧遇的,此君學工程,正職是電冰箱推銷員,自述婚姻不幸福,人生無味,對索爾的探險內容一無所知,卻願意隨行。
赫門(Herman Watzzinger19101986)在電影裡是個關鍵人物,他的角色一度遭其他4名船員懷疑,而他也是最「現實」的成員,偷偷帶了鐵絲上木筏,時時觀察白塞木的吃水狀態,深怕汪洋大海中沉船無人救援,因為他也不會游泳。有一幕,他力勸索爾拿鐵絲把已開始鬆散的白塞木綁緊一點,索爾生氣了,1500年以前沒有鐵絲,所以「我們也不綁鐵絲」。說罷,把兩大捲鐵絲都拋到大海裡去。但航行終點時,木筏先拋重錨,等第13個大浪頭捲來,再割斷錨索讓木筏衝過環島的尖利珊瑚礁石,也是他的主意,而且成功了。探險後,他留在秘魯替聯合國農糧組織做事,對南美洲農業貢獻頗大。
不過,有人考證電影的真實性,說關於赫門的部分最失真,赫門是個高瘦型的人,據說年輕時還得過挪威的百米競賽冠軍,扮演他的演員卻又矮又胖。至於所謂「夾帶上船的鐵絲」,索爾在漂流記上一字未提,不曉得哪兒來的,只是他曾寫道:「整個造船過程中,我們完全沒有使用到長釘子、小鐵釘或金屬線」。
「kon tiki museum」的圖片搜尋結果
參加康提基號漂流探險的六位船員。圖片來源:挪威 Kon-Tiki Museum
對於推廣「康提基號」探險經驗而言,《康提基號:偉大航程》無疑是成功的,這是挪威電影史上成本最高的一部電影,23個出資單位籌了1600萬美元,票房記錄高達2300萬美元,也是挪威唯一同時獲得奧斯卡獎及金球獎提名的電影。它的拍攝地點遍及6個國家,有55場戲動用到視覺後製,成果是一齣海闊天空的探險兼勵志電影。
白塞木筏.克盡全功
電影中對於白塞木筏以幾場戲帶過,其實它才是探險的關鍵因素。據索爾在漂流記裡描述,造筏的白塞木得來不易,因為當時是南美洲的雨季,必須透過層層關係,還要帶點運氣;索爾口才不算特別便給,但熱誠感人,秘魯總統一聽他是為了「證明秘魯人是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宗之一」,心中竊喜,替他安排各號人物,木材終於到手。而索爾到秘魯之前,得到挪威駐美大使館的協助,把他轉介給美國軍方,一路上的糧食補給也解決了。民間贊助者則靠媒體宣傳,索爾勤於鉅細靡遺的讓媒體知道這次探險的意義,媒體見他一無所有,卻胸懷壯志,可憐復可愛,多也不吝報導。
1500年前的白塞木筏是怎麼回事,老實說索爾不是很清楚。這第一次漂流過海的木筏,是9根白塞木幹綁在一起,每根長達14公尺、直徑粗60公分,綁繩是30公釐的麻繩;與長木幹直角相交,每隔91公分距離再綁上30公釐直徑粗、5.5公尺長的木幹,以確保這些木材不致鬆脫;木筏下方的活動船板則用的是25公釐厚、60公分寬的松木;桅柱是8.8公尺的紅木,主帆為4.6公尺乘以5.5公尺的竹莖編織而成;船槳為5.8公尺長的紅茄苳木。名其「船艙」(4.3公尺長、2.4公尺寬、1.21.5公尺高),蓋著香蕉樹的葉子,只夠6名船員遮風蔽雨,連完全伸展手腳都難。
「kon tiki museum」的圖片搜尋結果
至於日用物資,多只能綁在船尾竹編甲板上。康提基號這趟航程,載上了275加崙的飲用水及其他瓶罐的水,200多個椰子及馬鈴薯以及其他水果及根莖植物,航行2個月後,飲用水用盡了就靠天降大雨或小雨,此外,每天自己會跳上木筏甲板的魚,或可以捕獲的魚,多至不可勝數,飛魚、海豚、鮪魚、鯊魚等,光靠魚肉便可以得到足夠的水分供給。由於索爾動物學知識豐富,漂流記裡船員們與海洋生物的互動,在他筆下靈活靈現,證明文字媒體的想像空間往往賽過影像媒體。
索爾攝於康提基號上。圖片來源:挪威 Kon-Tiki Museum
他們在194787日到達玻里尼西亞的陶莫托島群(Tuamotu Islands),總共耗時101天,航行了6900公里。其後,各國的探險家曾多次效仿索爾,在相同的海域進行類似的實驗性航行,其中以索爾的孫子參加的那次最為特殊,也是6人成行,同樣的航行條件下,早了整整30天到達目的地。據說是這組人馬較為擅用木筏下的活動船板,使方向控制變得容易。
索爾說:「這就是我一直想證實的:海洋不是人的障礙,而是我們的通路。」
索爾證明了什麼?
「thor heyerdahl」的圖片搜尋結果
康提基號的航程後,索爾又做過5次大型的探險活動,但都不及康提基號轟動。他不斷寫書、發表學術報告,可是玻里尼西亞人來自南美洲的說法,始終沒能得到學界的承認,他們認為,無論從語言學或人種學的角度來衡量,玻里尼西亞人來自東南半島的成份都較大。即使晚近基因圖譜的解析,也未能替索爾說得上話,頂多只顯示或許曾有些白人曾經移居玻里尼西亞,並且遠早於西班牙人在大航海年代之前。
那麼,康提基號漂流記究竟證明了什麼,有些人笑笑說,證明了白塞木筏經得起海洋風浪的考驗,也證明了索爾等6人是不錯的水手。如此而已。
電影結束前,索爾抵達玻里尼西亞島群,站在沙灘上,展讀他太太託其他船員帶給他的信,信上說:「你成功了……無需會游泳,憑著你的意志,即使你沉到水底,也可以浮出水面。」
索爾確實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精采的人生,這是他乖乖待在挪威老家,或許以教書為業,所遠遠不能企及的一生;他聲稱自己是在做「實驗考古學」。索爾也成為了挪威的另類英雄,無需上戰場,無需賺大錢,無需新發明……甚至無需新發現,人們就是讚佩他的精神,那種睥睨一切、奮勇向前的氣慨。這或許才是人人都應效法的一種典型。
02/18/201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