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古文人詩作搜奇』(詩-19)
漠漠春雲日脚斜 (boh boh chun hun zi kah chua)
荻芽蘆筍滿平沙 (tiet gah loh shun mua pe-en shua)
無人能(解)泛蘭潭月(buh zin rin huan lam tam gueh)
一片殘碑卧野花 (eet pen dzan peeh ah yah hua)
-(請以台語發音)
附註:
以上詩歌乃嘉義市某古文人以傳統漢文所作,未夾雜口語化台語。作者姓名不詳,若仍健在,年齢應在百歲以上。本詩之特色除介紹嘉義市近市郊風景地-蘭潭外,請以台語朗讀,以體會其平灰、押韻。
今日蘭潭
《前言》:
蘭潭-古名稱『紅毛埤』-其緣由為,鄭成功復台之前,荷蘭人曾在此潭訓練「水師」(海軍) ,荷蘭人曾落脚嘉義(舊稱諸羅山) 之歷史事實,除此潭外,市區內另有一口井,俗稱『紅毛井』,後改稱『蘭井』,嘉義市道路之「蘭井街」即以此命名。
現「蘭潭」旁邊有一所有名國中叫「蘭潭國中」,其創校校長為故嘉義縣縣長陳嘉雄先生,據說他奉命籌設此國中時,原擬命為「紅毛國中」,因近「紅毛埤」之故。許多人認為不雅,故改為今名,但此埤是否為荷蘭人所開鑿,尚待查考。而「紅毛」兩字可能取與其近荷蘭人之「膚色」有關吧。現代有些外縣市人慕名而來参觀此潭,結果大失所望,因為看不到一株蘭花。更好笑的是有人竟把「蘭潭」兩字英譯為 “Orchid Lake”!
《賞析》:
一、 以「漠漠」兩字起首來修飾「春雲」-強調一大片時晴時陰之雲層?「日脚」應是閩南語,合理推測應近「日頭」(台語陽光)之義。「斜」字乃傾斜也。此時應是太陽西下時分。「斜」念成chua,台語常用chua chua表示「斜斜」。
二、 荻芽與蘆筍乃指潭邊植物。「滿」,台語念作muah, 即長滿之意。平沙,指平的沙丘土地,念作pe-en,同「坪」之讀音,「沙」指沙地,念成shua.
三、 『蘭潭泛月』乃嘉義市民,古來公認之地方八大景之一,其他另如『公園』、『彌陀寺八掌溪吊橋』、『檜木蓄木池(今文化中心)….. 等。此處作者強調「無人」不知意指何義? 是否指無人能飽覧『倒射』在潭面上之月影? 另原文之「無人能泛蘭潭月」之「能」字,也可能為「解」之誤,因兩字之草書極類似。
四、 最後一句概括蘭潭邊之景物。如嘉義市民所知,潭邊之一些斜披地乃土葬親人之好地理-山水俱備,是風水寶地,又近市區。「殘碑」之由來乃依台灣人習俗,死人凶葬後若干年須「撿骨」(又稱拾金) ,以防屍骨因潮濕而快速腐蝕。一般風水師檢骨後,若死者家屬喜歡再使用舊墓碑,則舊碑會好好地存放一邊。若舊墓碑決定不用,則隨意棄置一邊,故有「殘碑」之說。拿「野花」(念作:ya hua)來與「殘碑」對襯,確是昔日蘭潭景觀的最佳寫照。當時(1945-60年)蘭潭尚未開發為觀光景區,許多地方雜草叢生,甚至漫延至某些岸邊,1952年筆者曾在岸邊戲水,緊握岸邊水草學習游泳,故筆者頗能體會本詩文第二句之描繪。
五、 最後一句是全篇精華,尤其『卧』字用得恰當,充分勾繪出石碑散落野花中,或野花長在石碑之中。『卧』等於英文的lie. 其本義為「躺臥/平卧」,如 “Here Lies a Hero Who died for the Country…” (本墓碑下埋著一位為國捐驅之英雄…),但作者把野花「擬人化」(personify) ,以代替「生長」(grow) 。作者深具描述景物能力,竟把英文與台語的想法(imagination) 串聯在一起,其文學表達風格令人激賞。(Let me take my head off to his unique literary style!)
《感想》:
台灣古文人不少,其文學創作更多,年青人如欲更瞭解台灣人之古代文風,不妨偶而翻出若干舊作欣賞並分享他人。
《英譯》:
A vast cloud over the tilting setting sun,
Upon some flat sand land are reeds and asparagus,
None can view the full reflection of the moon on the lake.
Lying among the broken tombstones are wild flowers.
《日譯》:
傾いた夕日の上の広大な雲、
平らな砂地には葦とアスパラガスがあります、
誰も湖の月の完全な反射を見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
壊れた墓石の中に横たわっているのは野生の花です。
Justin Lai編譯
07/19/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