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解密
每個人居然都有名有姓!
該圖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無價之寶。800多年來,後人對它做了多次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彷彿憑此一畫,就可以瞬間穿越到大宋京城——汴京的熱鬧街頭。
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依大陸看法)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800多年來沒有人問這些問題。
這個問題居然被一個叫冶文彪的四川作家給解讀出來了!
11年前,冶文彪去開封遊玩,見到《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臨摹畫,瞬間被石化,從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圖》。每天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一閉眼就看到畫中街頭人影晃動,搖鑼叫賣,所以,冶文彪生出了要找出這824個人物身世之謎的念頭。
11年前,冶文彪去開封遊玩,見到《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臨摹畫,瞬間被石化,從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圖》。每天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一閉眼就看到畫中街頭人影晃動,搖鑼叫賣,所以,冶文彪生出了要找出這824個人物身世之謎的念頭。
研究了整整10年,冶文彪把自己的書房幾乎改造成了《清明上河圖》資料館,塞滿了從各地郵購來的所有相關書籍,《東京夢華錄》《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宋史》《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宋人軼事彙編》等幾千萬字的宋史典籍,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書齋里的宋朝人。憑藉可靠的歷史資料,就像通過熟人介紹一樣,冶文彪得以走入畫中,從一點點蛛絲馬跡中順藤摸瓜,讓824個人物有名有姓地原地復活,揭開了《清明上河圖》神秘的另一面。
如何讀懂《清明上河圖》真意?冶文彪介紹,全畫的最具戲劇性“畫眼”,在河中那隻客船,是畫家張擇端埋下的線索,從此著手,才可讀懂全畫真意。
那隻船正要穿過橋洞,卻沒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看似一時疏忽,實則有意為之。
正由於這一危機,將橋頭、兩岸數百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一處。船上正一片忙亂地降桅杆,岸邊也一片大呼小叫,岸上、橋上、所有的人都朝那艘船涌去,汴河兩岸,左岸開食店的章七郎,開客店的房敬、力夫劉石頭,右岸溫家茶食店裡端菜的使女雷珠娘,守船的魯膀子,看茶棚的嚴老兒,似乎都被同一根繩子牽著,繩子一收,他們就都朝虹橋中央跑去。像是要奔赴一個等待已久的大事情。
虹橋上一個中年胖子望著河中高聲叫喚,他是開封府左軍巡使顧震手下文吏萬福,他並不知道這隻看似普通的客船,將關係到大宋的生死存亡。他也將跟隨顧震一同卷進一場幽深險惡的巨案之中。
一個灰衣中年男子正騎著驢上橋,他是京城魚行的主管,名叫蔣衛,人稱“蔣魚頭”。他四處張望,急急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引發了汴京經濟危機。
橋南頭一個挑著擔子的後生,名叫牛小五,正要進城去賣乳酪和魚,卻不知道有人將一件東西藏在了他的籮筐中,這小小的物件將傾動大宋的江山。
此時的北宋帝國,早已陰雲密布,金國、遼國虎視眈眈,方臘又在南方造反,臣服多年的高麗國蠢蠢欲動,各方勢力劍拔弩張,大軍在各地集結,細作、密探、殺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內各處,化名魏遷的大遼間諜已經在茶館裡埋伏了兩年,扮作商人的西夏間諜李勝正在另一隻客船上焦急等侯消息,而高麗密使則混在人群中謀劃一場陰謀。此時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經明白,一旦虹橋下方的大事發生,就是北宋帝國滅亡的大幕開啟……
《清明上河圖》剛剛完成,金國大軍已侵入汴京,殺人焚城,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華一夕掃盡。沒過多久,圖中824個人物已生死兩隔,他們有的在當日即煙消雲散,有的死於後來的戰火,還有的活了下來,卻也身不由己被捲入洶湧的歷史波濤中。
冶文彪耗費多年心血創作《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書,解讀這幅千古名畫,該書一上市,就引發了網友瘋狂討論。
光線、華娛、游族、完美……等一干影視公司蜂擁而至,搶奪該書的影視劇版權。就在剛才,筆者查看了下某網站的排行榜,嚇了一跳,《清明上河圖密碼》在榜單上排第二,僅次於一本書,那就是《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
消息來源:迎春論壇
消息來源:迎春論壇
『編按』:依百科全書
《清明上河圖》-(1085-1145)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乎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此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爲“中華第一神品”。
Justin Lai 選稿
05/22/2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