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9, 2015

建中因有紅樓而氣質高雅

建中因為有紅樓而氣質高雅

後來的建物則好像補習班

以現在的升學主義來看,建國中學在日治時期並不是最好的高校,當時中學校培養頂尖精英秀才中之秀才的養成所是「台北高校」(原校區為現在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為七年制,台、日優秀學生均收,畢業後甚至可免試進入台北帝大(現台灣大學)或自由選擇日本「內地」各大學,不過台北高校初期也是借用台北一中的校舍,校長也由原一中校長同時兼任。
日治時期的「臺北州立臺立第一中學校」的校區就是現在的建國中學,今天校園正面的最美麗的紅樓是由當時臺灣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近藤十郎負責設計營繕。咱們現在看得到的許多重要國家文化財諸如「台北當代藝術館」(舊市政府)、八角規格的西門紅樓文創意市集、英國都鐸式風情的台北故事館以及美倫美奐後來卻遭美軍炸毀的基隆郵便局等等都出自他的創意,每一棟都有不同的風華,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建築一代宗師級人物
建中的師生至今對紅樓的評價甚高,根據建中校史室 PmWiki張英睿「建中建築研究」一文所述:
當你踏進建中的第一步,你必定會為聳立在校門後的浩大建築物所懾服-是那麼的耀眼、宏偉,鮮紅的外表透著古樸的風味,矗立在風塵飛揚的沙漠城中更覺雄偉。繼而走上紅樓的樓梯,更見「赫赫黌宇,髦士三千,薰陶入座,恐後爭先,大而化之,賀公是瞻,金石貞固、永記年年」,你會發現,這是一幢歷史相當悠久的建築。在這個國度裡的每一個建中人都為擁有她而感到無比的光榮;許許多多從這裏走出去的,不管老師同學,都為她感到驕傲;他是我們的紅樓,建中精神的代表,更是建築界裹優美的作品。

而對此「建築界裹優美的作品」則描述如下:
正面正中以一三角形及梯形組合而成的大山頭飾為中心,左右兩側為鐘樓,上飾以弧形簷飾,入門處有拱柱,上有平台及本省民宅常用之石欄。東西各延伸出二排二層校舍,窗戶皆為半圓拱式,兩端盡頭向後延出,內側迴廊互通,正面校舍形成ㄩ字形⋯⋯
1909年陸續完工的今建中校園對面是融合西洋拜占庭式圓頂、歐洲花園、漢文化閩南式鳥居與日式燈籠等集東西建築精華於一身的「建功神社」(今之南海學園,1928年峻工),連同附近新藝術風格的原「臺灣教育會館」(後成美國新聞處,今為國家二二八紀念館,1931年落成),則係出自總督府土木部營繕課課長井手薰之手。南海學園則與光點電影院(原美國駐日台北領事館,1926年啓用,美國南方維多利亞風格)、紅樓劇場(近藤十郎)、中山堂(井手薰)等曾獲台北市民選為本市最有氣質的十大藝文場所之一。
換句話說,台北一中的學生和台北高校住在學寮的學生在二十世紀的2040年代乃徜徉在美麗的建築氛圍裡,如今來看,仍然是非常幸福。
我在繪製建中紅樓時仔細研究大樓本體在東西兩側還有衛塔,整體呈現不動如「山」的氣勢;在模擬氛圍時則遙想當年台北高校生位於一中的「七星寮」學生宿舍「下寮雨」的情景。
台北高校的學風極為自由,學生亦放浪形骸,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曾經提到台北高校新生入學,有學長神秘兮兮的告訴他經過走廊下要小心,後來方知會有學長們惡作劇從二樓窗戶撒尿,即是著名的「寮雨」,且喜不修篇幅,身著制服,腰繫手巾、弊衣破帽,手持杖、腳踩高齒木屐在大馬路上一群人勾肩搭背價價作響,蠻風高歌,警察還得開道保護,但諸如此類行為不能單純以胡鬧「匪類」視之,其實許多台北高校生文武雙全,日後表現亦深深影響世局,所以到今天,還有人倡議教改應慎重考量恢復當年七年作育英才的學制。
1945年的531日,美軍瘋狂轟炸台北,投下燒夷彈直接命中,後來雖經修復,然衛塔部份卻被拆除改建成今之校舍大樓,在我看來和紅樓完全不能對話,所以可能實用卻有如補習班般似的毫無美感可言。
1970年代,台北市教育局原本想拆除所餘紅樓美麗的正面建築,全面改建,如此一來,建國中學的歷史感將從此斬斷,所幸當時的校長黄建斌力排眾議才保存下來,只是接下來卻是「不識字兼沒衛生」的修建計畫,將原本紅磚之外,貼上紅色磁磚丁掛,無視於紅磚年代的建築樣式,後來美學修養終於稍稍進步了,取下丁掛,但兩側原本的塔樓接縫仍殘存一整排,看了直想拿鐵槌去幫忙敲下來。

「台北市建國中」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北市建國中」的圖片搜尋結果

建國中學紅樓正面,除了校門和銅像減分外,其他景緻都很美。(攝影/魚夫)
現在的建國中學學風我無從得知,因此無從描述,要到後來從南部來到台北讀大學才見識了這所學校正面紅樓的高雅氣質,當下直呼不愧為台灣中學一流名校。老實說,我的高中求學史其實是滿紙荒唐言,只正式讀至二年級的課程,原因是資質魯頓再加上不學好乃到處被退學,後來竟輾轉讀過五所學校,偶而懷舊之情浮現,不料返校時完全無法指認環境;從前在電視台當總監,有一回帶著攝影隊去某母校製作節目,校長一再暗示我應該捐款助校,我萬般無奈,心裡滴沽著說:「校長,我從前的教室被改成了操場,從前的操場變成新教室,這對我來說是一所全新的學校,與我何干?
學校如若無視於校友當年孜孜不倦的校舍教室,學校是煥然一新了,卻也毀去了校友的回憶,捐錢當然免談!

作者: 魚夫
Justin Lai

05/19/2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