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3, 2018

(哲理-60) 【水與舟之關係】

(哲理-60) 水與舟之關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句話乃漢人文化二千多年前,具真知灼見的政治家們一致的看法。當時是君權時代,歷經不少專制統治,從秦始皇、漢高祖以降……迄近代共產黨的取得政權等,此項政治哲理均屢試不爽。如今民權政治普及全球,水之「載舟與覆舟」之道理依然應驗。打著「人民」的旗號,推翻現有政府的『覆舟』之舉,幾乎所向披靡,攻無不克。從古至今,人民『覆舟載舟』之歷史不斷重演,今日各國政權輪替之事實,一再印證了它的民主真諦。而此哲理之可靠性,不遜於基督教聖經所書的某些章節。其獨特的「水舟比喻」理論,更凌駕數千年來西方政治哲學家之思維,它雖未被他們所直接引述,但其哲理則深被接受與重視
你知道此句話的出處?

「輪渡」的圖片搜尋結果  ã€Œé‰„達尼号」的圖片搜尋結果
                       雪梨之渡輪                                          鐵達尼號副船長及其傾斜沈沒中

《起源》
春秋戰國時,邯鄲籍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為:統治者像是一條船,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其淹沒。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則有害。

《延至》
唐初魏徵和唐太宗也多次轉引這樣的觀點。見《貞觀政要·論政體》:『臣又聞古語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謂:「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之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這句話對歷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了積極參與的警告作用。李世民與魏徵配合,促成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當今中國人之看法》:
用辯證法看,凡事有利必有弊。從偶然性角度講,水載舟是必然性,覆舟只是必然中的偶然性,所以要在載舟的必然性中,去預防覆舟的偶然性,也就是說,在做事情的時候應分清主要和次要,抓主要矛盾,同時也不疏忽細節和次要的矛盾。

《英譯》
The waters floating a ship and making it move can also overturn it, too.

引喻
A ruler and his government can be supported by his people but also can be overturned by them.

《日譯》
船を浮かべて動かす水もまたそれを覆すことができます。

引喻
統治者と彼の政府は、彼の人々によって支持され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が、また彼らによって覆される可能性があります。


Justin Lai

10/23/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