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冰箱
為何古人夏天也能吃到冰鎮食物?
炎 炎 夏 日, 酷 熱 的 天 氣 使 人 食 慾 全 無, 此 時 若 能 吃 到 冰 冰 涼 涼 的 東 西, 則暑 意 全 消。 當 然, 要 想 吃 到 冰 鎮 食 物 就 得 有 冰, 可 是 古 代 沒 有 冰 箱, 那 麼為 什 麼 古 人 夏 天 也 能 吃 到 冰 鎮 食 物 呢?
對 人 類 來 說, 冰 的 用 途 廣 泛。 人 工 製 冰 發 明 之 前, 人 類 都 是 利 用 天 然 冰。 古 籍 中 早 有 取 用 天 然 冰 的 記 載, 也 因 此 得 知, 古 人 會 將 冬 天 下 雪 結 成 的 冰塊, 儲 存 起 來 留 待 夏 天 使 用。
早 在 周 朝, 就 設 有 專 門 機 構 管 理 和“ 冰” 有 關 的 事 務 工 作。 在《 周 禮》 中 古人 對 於“ 冰” 的 管 理, 有 很 清 楚 的 記 載。 據《 周 禮‧ 天 官‧ 凌 人》 上 載︰“ 凌 人掌 冰。 正 歲 十 有 二 月, 令 斬 冰, 三 其 凌。 春 始 治 鑒, 凡 外 內 饔 之 膳 羞 鑒焉, 凡 酒 漿 之 酒 醴, 亦 如 之。 祭 祀 共 冰 鑒, 賓 客 共 冰, 大 喪 共 夷 槃 冰。 夏, 頒 冰 掌 事。 秋, 刷。”
這 段 記 載 大 意 是 說, 凌 人 掌 理 藏 冰、 出 冰 的 政 令, 每 年 十 二 月 命 令 屬 下 入山 鑿 冰, 以 預 計 用 冰 量 的 三 倍 藏 入 冰 室。 春 天 來 臨 時, 要 準 備 盛 冰 塊 用 作冷 藏 食 物 的 冰 鑒。 凡 是 內、 外 饔 所 供 的 肴 饌 在 二 月 後, 都 要 放 入 冰 鑒 里 冷藏。 凡 是 三 酒、 五 齊、 六 飲 等 酒 漿 也 是 一 樣。
祭 祀 時, 要 供 應 冷 藏 食 物 的 冰 鑒, 贈 送 來 賓 的 食 物 與 祭 品 都 要 供 應 冰 塊。 天 子、 皇 后 及 其 世 子 的 喪 禮, 要 供 給 冰 屍 體 夷 盤 所 需 的 冰 塊。 夏 天 天 子 以冰 頒 賜 群 臣, 要 負 責 執 行 與 處 理。 秋 天 時, 要 刷 洗 冰 室 預 備 冬 天 貯 藏 新冰。
由 此 可 知,「凌 人」是 掌 管 冰 政 的 官 吏, 主 要 工 作 就 是 在 冬 天 時 要 派 人 鑿冰、 藏 冰, 春 天 時 要 開 冰、 出 冰, 夏 天 頒 冰, 秋 天 清 理 冰 室, 隨 着 季 節 變換 而 調 整 藏 冰 事 務。
另 外,“ 鑒” 同“ 鑒”, 原 意 是 古 代 用 來 盛 水、 冰 的 青 銅 大 盆。 如《 說 文 解字》 上 載︰“ 鑒, 大 盆 也。” 漢 朝 經 學 家 鄭 玄 對《 周 禮‧ 天 官‧ 凌 人》 中“ 鑒” 的註 解︰“ 鑒 如 甀, 大 口, 以 盛 冰, 置 食 物 於 中, 以 御 溫 氣。”
古 人 將 冰 塊 放 入“ 鑒” 容 器 內 製 成 冰 鑒, 再 把 熟 食 或 酒 漿 等 物 放 入 冰 鑒 中 冷藏。 所 以,“ 冰 鑒” 是 指 置 冰 於 其 中, 用 來 冷 藏 保 存 食 物 新 鮮, 其 功 能 類 似現 代 的 冰 箱。
由 於“ 鑒” 是 古 人 用 來 盛 水 裝 冰 的 容 器, 最 初 的“ 鑒” 為 陶 制, 盛 水、 冰 後 能夠 照 見 形 象, 後 來“ 鑒” 都 為 銅 鑄, 也 被 用 來 當 作 鏡 子 使 用。 因 此, 古 代 的鏡 子 也 叫 作“ 鑒”, 聲 轉 為“ 鏡”。 如《 廣 雅》︰“ 鑒 謂 之 鏡。” 及《 新 唐 書‧ 卷九 十 七‧ 魏 徵 傳》:“ 以 銅 為 鑒, 可 以 正 衣 冠。”
現 在 人 們 將 作 為 警 戒 或 引 為 教 訓 的 事, 稱 為“ 借 鑒”、“ 借 鏡”; 而 以 過 去 的經 驗 作 為 教 訓, 就 稱 為“ 引 以 為 鑒”、“ 前 車 之 鑒”、“ 鑒 戒” 等, 都 是 由 此 引申 而 來。
古 人 藏 冰 的 地 方 為 凌 陰、 凌 室。 凌 陰, 藏 冰 的 地 窖。 如 清 朝 富 察 敦 崇 撰《 燕 京 歲 時 記‧ 打 冰》︰“ 周 成 王 命 凌 人 掌 冰, 歲 十 二 月, 敕 令 斬 冰 納 於 凌陰。 凌 陰 者, 今 之 冰 窖 也。” 又《 詩 經‧ 豳 風‧ 七 月》:“ 二 之 日 鑿 冰 沖 沖, 三 之 日 納 於 凌 陰。” 毛 傳:“ 凌 陰, 冰 室 也。”
凌 室, 古 代 藏 冰 之 室。 如《 漢 書‧ 惠 帝 紀》︰“ 秋 七 月 乙 亥, 未 央 宮 凌 室災。” 顏 師 古‧ 註:“ 凌 室, 藏 冰 之 室 也。” 及《 宋 書‧ 禮 志 二》:“ 孝 武 帝 大 明六 年 五 月, 詔 立 凌 室 藏 冰。”
古 人 為 保 證 藏 冰 的 質 量, 多 在 深 山 溪 谷 中 鑿 取 冰 塊, 因 為 那 裡 低 溫 持 久, 冰 塊 質 硬、 乾 淨。 同 時 為 了 長 期 保 存, 對 於 冰 塊 尺 寸 也 有 規 定, 太 小 易 融化。 如《 唐 六 典》 中 載︰“ 凡 季 冬 藏 冰,( 每 歲 藏 一 千 段, 方 三 尺, 厚 一尺 五 寸, 所 管 州 于 山 谷 鑿 而 取 之。)”
明 朝 醫 藥 學 家 李 時 珍 所 撰《 本 草 綱 目‧ 夏 冰》 上 載︰“ 傷 寒 陽 毒, 熱 盛 昏 迷者, 以 冰 一 塊 置 於 膻 中, 良, 亦 解 燒 酒 毒。” 可 見 將 冰 塊 外 敷 於 穴 位 或 身體 某 部 位 用 來 降 溫 的 方 法, 和 現 代 醫 學 使 用 冰 枕 降 溫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古 代 雖 沒 有 冰 箱, 舉 凡 食 物 保 存、 消 暑、 祭 祀、 醫 療 保 健、 屍 體 保 存 等, 都 源 自 於 古 人 的 藏 冰 制 度—— 冬 藏 夏 用, 卻 也 充 分 的 展 現 出 先 人 的 不 凡 智慧。
06 /01 /2018
網路文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