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 2018

【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
       (Akutagawa Ryunosuke)- 日本著名作家

18923月-19277月),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日本知名小說家,博通漢學日本文學英國文學,但一生為多種疾病、憂慮所苦而輕生,年僅卅五。其名作甚多,以極短篇為主,如《竹林中》、《羅生門》、《蜘蛛之絲》等三篇甚至翻譯為漢語,選入台灣的高中國文課文、選讀教材,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竹林中》。此外亦有不少著名散文著作,如《瑣事》(Trifles) ,所附個人書法一句,乃引用該作中之首句:

                                                        

『人生の 幸福にするにわ 日常の瑣事を 愛さなければならぬ。

『為了追求人生的幸福,日常生活之瑣事不能不愛它們』。
英譯:
“To pursue happiness in life, we cannot but love those trifles in daily life.”

                                   Akutagawa Ryunosuke.jpg
                                                           芥川                                            
芥川一家鍾好文學戲劇,充滿濃厚的江戶文人氣息,龍之介受此薰陶,故有深厚之文藝底蘊。11歲時就與同學發行手抄雜誌,並自己寫作、編輯,甚至自繪插圖。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畢業後通過英文教學和報紙編輯維生。早在1912年廿二歲時,他已完成了處女作《老年》,兩年後又發表了短篇小說《羅生門》,但並未受到重視。

1916年芥川畢業,論文題為「威廉·莫理斯研究(William Morris)」,其成績位列同屆二十人中之第二名。他在《新思潮》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鼻子》,夏目漱石(日本作家及英文學者-1867-1916) 讀到後非常讚賞,對他多方關懷。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短詩)1918年他發表《地獄變》,講述一個日本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

1921年芥川龍之介作為大阪每日新聞報社的記者前往中國四個月,在結束訪問之際與中國年青學者胡適會面『此次出差,親眼看到國力超弱的中國,與日本古書所述之中國,相差甚遠,澈底失望7月返抵日本,之後寫成《支那遊記》一書。這次任務非常繁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種疾病,一生為胃腸病痔瘡神經衰弱失眠所苦。回到日本後,1922年他發表了《竹林中》。 整個作品彌漫著『壓抑、傍徨、不定向』(depression, bewilderment, uncertainty)的氣氛。這反映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自此以後,由於病情惡化,芥川龍之介常出現幻覺(illusion),當時的社會形勢也右傾言論自由受到從政府到普通人的打壓。這使得他此時期的作品更加壓抑,如《河童》。

·        1935年芥川龍之介自殺去世8年後,他的畢生好友菊池寬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獎芥川賞,現已成為日本最重要文學獎之一,與直木賞齊名,作為獎勵新進純文學作家的重要獎項之一,影響深遠。
·        1950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將芥川的作品《竹林中》與《羅生門》合而為一,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在國際上獲得包括坎城(Canes)影展金棕櫚獎在內的多個大獎,使日本電影走向世界。此後,羅生門更成為華語地區對於撲朔迷離的、各方說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詞

                                         
                                       芥川(中坐者)与友人

重要的是,日本的文學、戲劇、電影等自此被西方大量接受。芥川本人雖未獲頒諾貝爾獎,但比起二次戰後獲獎的川端康成,或三島由紀夫,更具西方新潮。比中國作家莫言先生的《紅高樑》,更受西方文學界賞識与重視的時間,更早半個世紀以上。


Justin Lai 

03/03/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