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4, 2015

道德經淺釋 (11)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原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奉為創始典籍,有學者認為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神哲學著作。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漢初曾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为《道德經》。

道德經淺釋 (11)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
能被認從)。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
惚惚的形式存在)。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其中有像(能看到
萬物的景象);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
的本性);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
眾生萬物的規律)?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枉則直(大的彎曲則像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幹反能獲得成功);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06/29/20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