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的誕生:作為「人造語」的日本語
[編按]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被創造出的概念;而大多數國家的國語,也都是被刻意形塑的語言。台灣許多讀者所熟悉的日語,也是一種人為的創造物。作者岡田英弘是東京外語大學名譽教授,對東亞史有深入的研究。本文節選自他2016年由八旗文化出版的《日本史的誕生》。
無論是在哪一個國家,所謂的國語都不是自然存在的東西,而是在建國時人為創造出的東西。這是歷史的法則,日語也不例外。
▋例證:由國家創造的馬來語
例如現代的馬來西亞聯邦。馬來半島原本就是定居人口少的地方,真正的開發是從1511年葡萄牙佔領麻六甲的時候開始,之後,分家的蘇丹們在半島各地扎根,從蘇門答臘、爪哇,以及西里伯斯一帶流入許多移民。因此,雖然都是馬來人,但移入地不同,說的語言也不同。此外,從南印度又移入了坦米爾人和阿拉伯人,從中國移入福建人、潮州人、客家人、廣東人,以及海南人。
麻六甲的港口城鎮於1641年轉移到荷蘭人手上,1975年又脫離荷蘭,成為英國的屬地。馬來半島在這個時候完全屬於人種雜居的地帶。各地馬來人的蘇丹整合各自統治領域中的人種,建設城鎮或村落和平共存,但彼此之間沒有共通的語言。就算同是中國人也沒有共通的語言,馬來人之間也沒有。只有少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以用英語溝通。這就是馬來西亞建國前夕的樣貌。
雜居在馬來半島的諸多人種,為了應付大東亞戰爭的動亂,開始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社會,1957年終於建立了馬來亞聯邦。1963年,沙巴、砂拉越、新加坡加入,成為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退出,成為了現在的馬來西亞。
就這樣,國家雖然成立了,但還沒有國語。當初本以為將馬來語當作國語就可以了,但真正實行起來卻不順利。不但沒有所謂標準的馬來語,且大多數馬來人的母語並不是馬來語,而是其他南島語系的語言。再加上馬來語沒有政治的語言和文化的語言,因此沒有可以用來表達近代事物的語彙,也沒有適合做出邏輯論述的文體。此外,人口佔據一半的中國和印度系統的國民集中在城市,在此之前他們接受教育的語言是英語。
為此,人為創造了名為「Bahasa Melayu」的國語為新的公用語。只留下舊馬來語文法的基礎骨幹,語彙全部從英文直譯,聽起來像是馬來語,而語順幾乎都和英語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後面的名詞用來修飾前面的名詞。
也就是說,這個「Bahasa Melayu」是披著馬來語外衣的英語,在政府機關的公文和與母語不同的人交談時會使用,在這一個層面是屬於真正的「公用語」。這個「Bahasa Melayu」與一般馬來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語言又不相同。首都吉隆坡郊外的新中產階級,比起說「Bahasa Melayu」,更以說英語為榮。
▋7世紀的共通語是百濟方言
現代馬來西亞的狀況與7世紀末、8世紀初剛建國的日本,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作為日本列島的原住民,倭人於西元前1世紀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紀錄當中。這是因為西元前108年漢朝征服韓半島,掌握前往日本列島的貿易路線。之後,許多華僑為了躲避中國的戰亂而流入韓半島,在辰韓、弁辰建設了24個城市。
304年起的五胡十六國之亂,讓中國再度淪為戰場,韓半島北部的中國人殖民地落入了高句麗的手裡。不久之後的340年代,以漢江溪谷的中國住民為基礎,百濟從高句麗獨立。之後從百濟獨立的則是新羅。這三國的文化都是以華僑的城市文化為核心,當中的百濟負責位於華南的南朝中國與日本列島之間的中繼貿易,因而繁榮。
到了600年前後,無論是韓半島的高句麗、百濟還是新羅,都有許多中國人居住在這裡。而讀《日本書紀》和《新撰姓氏錄》的記載也會發現,過去倭國中心平原地區的主要聚落,幾乎都是秦人、漢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新羅人等,也就是所謂的歸化人。也就是說,原住民的倭人被趕到了邊緣。
7世紀為止,從韓半島流入日本列島的人們,各自說著不同的中國方言。然而,雖說是方言,但語彙和文法也大不相同。就像現代的福建人、潮州人、客家人、廣東人、海南人無法用方言溝通一樣,秦人、漢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新羅人之間也無法溝通。
為了最起碼的溝通,必須要有某一種共通的語言。現代的東南亞通用簡單的廣東話,華僑之間生意上的往來與爭執就是使用這個被稱為「基礎廣東話」的語言溝通。不僅限於廣東人之間,潮州人之間也是一樣。這是因為廣東話比起其他的方言更接近書寫語言,因此可以用漢字書寫。廣東話之外的福建話等方言,無法用漢字書寫。生意上為了契約或記帳,當然需要文字。
而在7世紀為止的日本列島,發揮共通語功能的語言應該是受南朝中國文化影養最深的百濟方言。這是因為百濟語和其他華僑說的口語相比,同樣是更接近可以用漢字書寫的書寫語言。
▋日本語的誕生
660年唐滅百濟,倭國的百濟援軍於663年在白村江口全軍覆沒。668年,唐又滅了高句麗。不久之後,唐從韓半島撤退,38度線以南由新羅統一。這個新的王國是高句麗人、百濟人、新羅人、倭人、中國人的綜合體。
日本列島上的眾多種族為了不被新羅併吞、喪失獨立與自由,於是團結在倭國王家天智天皇之下,創立了日本國。這與馬來西亞聯邦為了對抗日本軍佔領、馬來共產黨叛亂,以及由蘇卡諾發起的游擊戰等一連串的危機,而逐漸成長成一個國家非常相似。
另外,也與現代的馬來西亞一樣,7世紀的日本為了維持政治上的團結,亟須開發新的國語。在此之前,日本列島眾多種族間通用的語言並不是倭人的土語。倭人尚未擁有文字,也沒有政治和經濟相關的語彙,想必也沒有可以讓全日本列島都理解的倭語方言。方言基本上會透過商業活動而普及,但倭人絕對不是大商業種族。
然而,以中文為國語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由於新羅的公用語是中文,為了與新羅對抗維持獨立,必須另做選擇。於是以漢字書寫的中文為基礎,一個字一個字地找出相對應的倭語替換。如果沒有相對應的倭語,則創造聽起來像倭語的詞彙,用來代表與漢語相同意思的字。這就是日語的誕生。
▋從意譯到音譯,一步步自立的日本語
從《萬葉集》當中可以看到日語剛誕生時的樣子。《萬葉集》《萬葉集》卷七當中,有許多出自〈柿本朝臣人麿歌集〉的和歌,是最早的歌人柿本人麿的作品。這些詩歌主要是將倭語單字意譯為漢字,再依照倭語的語順排列。雖然是意譯,但也會使用借字。最大的特徵是,關於動詞變化的語尾,並不將音譯漢字書寫出來。另外,關於助詞,有時候會用漢字助詞來意譯,有時候不會。在這個階段,就算稱這種寫法是漢文的一種也不為過。這是從中文出發,處於跨出第一步階段的日語。這與「Bahasa Melayu」以英語為基礎開發的狀況非常相似。
日語成長的第二階段,也可以從收錄在《萬葉集》卷一中天武天皇的詩歌看出。比起第一階段完全的意譯為漢字,此時期開始出現了音譯,用發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漢字來代表倭語,也就是使用借字。
到第三階段,可以從活躍於八世紀初的山上憶良所寫的歌看出。他收錄在《萬葉集》卷五的長歌作品〈貧窮問答歌〉,只有名詞與少數動詞為漢字意譯,其他之外的倭語無論是動詞、形容詞或是助詞都是每一個音節借用一個漢字音譯。到了這個階段,就差一步,日語就可以從意譯漢字畢業,成為完全從中文獨立的國語。
跨出這最後一步的是山上憶良的晚輩——大伴家持所收錄的歌,也就是《萬葉集》卷十四的〈東歌〉。在這裡,名詞和其他詞類在寫法中已經沒有區別,倭語的每一個音節都是借用漢字音譯。由於這種完全音譯的方式成立,日語就算使用漢字,但也與中文毫無關係,成為了獨立的國語。
▋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出現
就這樣,新誕生的日語終於脫離漢字,就算是用耳朵聽,也有更多的人可以理解,具備成為國語的資格。到了這個階段,下一個階段只要想出一音節一字的文字體,就算音譯也不用使用漢字即可。如此一來,與表意文字的漢字最後的聯結也可以切斷,日語就可以成為完全靠聲音、從中文獨立出來的國語。
就這樣,出現了從音譯漢字草書體演化而來的平假名,以及僅取筆劃一部分的片假名。
2016/10/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