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5, 2019

(古詩詞-88) 「攤破浣溪沙」

(古詩詞-88) 「攤破浣溪沙」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Image preview
白話:青鳥無法傳遞遠方思念人的一點消息,而在那綿綿春雨中綻開的丁香花,其花蕾可是一團團結成,如同愁怨一般。

以上出自李璟的詞,全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作者:李璟 (五代)
916961812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史稱南唐中主。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但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如「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時年47歲。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春恨詞。本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

詞的首句「手卷真珠上玉鉤」是客觀平直的敘述。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簾」,是舉真珠可包珠簾,舉珠簾不足以包真珠也。前二句委婉、細膩,捲簾本欲觀省景物,借抒懷抱,但既捲之後,依舊春愁浩蕩。可見「鎖」是一種心靈之桎梏,使人欲銷愁而不得。而「春恨」亦非抽象的。「風裡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凋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無處歸宿。借此比擬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蕭索。
下片從人事著筆,是對春恨的進一步申述,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結果。用「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點出「春恨」綿綿的緣由。青鳥:傳說曾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武帝,此句用西王母與漢武帝之典故。這裡指帶信的人;雲外,則指遙遠之處。據說三足的青鳥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漢武帝忽見青鳥飛集殿前,隨後西王母即至。
丁香花又名「百結」,呈十字結狀,比擬繫住人的愁思而不得解脫,如同將惆悵鬱結于千錢情結之中。「丁香結 」指丁香的花蕾,喻指「心結、愁結」,古詩人多用於比喻相思之愁的鬱結不散。如李商隱《代贈》詩中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而本詞作者李璟之獨創,就在於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它象徵心愁的比喻;使丁香花蕾更加悽楚動人,也更加令人憐憫。「青鳥」、「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聯工穩的對仗,一為動物指人事,一為植物指時景,也猶如律詩般的俊語,將思念難解之情,寫得既空靈透脫卻又真摯實在。至此,詞的感情已經濃郁、飽滿。而當手卷真珠上玉鉤之時刻,又是春恨綿綿;「風裡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使徒然的嚮往更已經成為無望,也是無可逃避的結局。
最後以景語作結:「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長江接天,似此背景暗示
愁思的深廣。「接天流」三個字讓人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中的春恨,有人認為並非這位風流天子,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作者借此詞寄託其徨無措的心情。而「青鳥」等句就是憂國之思的寄託。全詞感慨深沉,語言雅潔,如「不傳」「空結」;「雲外信」「雨中愁」描寫得十分情緒化(sentimental)与感傷

以上參考「詩詞解」,尚請指教。

英譯:
The messenger birds do not help carry messages to people far away.
The buds of Lilac flowers twist sorrow in vain in the rain

日譯:
メッセンジャー鳥は遠くの人々にメッセージを伝える助けにはなりません。
ライラックの花のつぼみが雨の中で無駄に悲しみをねじる

Justin Lai 編寫
09/25/20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